当前位置:
首页
  > 组工动态   > 人才之窗  > 正文
吴堡县:深耕人才沃土 赋能乡村振兴
时间:2021-10-20来源:榆林党建网作者:杨磊点击次数:538
[ 文字放大文字缩小 ]

2021年以来,吴堡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深耕细作人才发展沃土,聚焦“引、培、用”三个维度,畅通各类人才、智力、技术等下乡助农通道,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。

拓展外引人才宽度  激活乡村振兴“源动力”

选优配强乡村振兴工作队、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指导员三支队伍,深入乡村振兴主战场,共向全县100个行政村新选派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员178人。强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接,定向引进果蔬专业和畜牧专业硕士研究生2名,专门负责村集体产业项目的一线技术指导。探索运用“龙头企业+专业领军人才+专业实操培训+基地包联服务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依托吴堡县利农裕民养殖场、老霍家手工空心挂面加工厂等本土龙头企业,为12名本土优秀高校毕业生打造实习、就业直通车,月均工资5500元以上。坚持“专项引才+精准聚才”有机结合,通过公务员招录、事业单位招聘、特岗教师招考等方式,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57人。

增加内培人才强度  壮大乡村振兴“主力军”

坚持“在培养中发现人才,在使用中培养人才”的原则,出台《吴堡县定向委培乡村振兴人才鼓励激励的实施意见》,围绕县域手工空心挂面、青梨、蚕桑、红枣、老黑酱等主导产业,探索构建普及性培训、职业技能培训、学历教育“三位一体”培训体系。深化产学研合作,通过陕西新东方烹饪学校、榆林职业技术学院、仪征技术学院定向委培180名“两后生”技工教育人才,建立山地苹果、辣酱、羊子养殖等产业人才培训基地4个。发挥传帮带作用,择优选聘24名县乡农技人员,包村联户12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,将63名公岗人员转岗为农牧产业工人,带动更多村民通过科学发展产业增收致富。2021年以来,举办“乡村振兴人才贵州行”、艾灸、妇女手工艺等各类培训11场次,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58人次,让越来越多的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破“土”而出。

优化鼓励激励措施  筑起乡村振兴“安心巢”

坚持“技术嵌在产业链、人才扎根实体中”的原则,加强政策帮扶和示范引领作用,鼓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涉农产业,鼓励退伍军人、待业大学生、致富带头人等本土人才创办合作社,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带动群众增收致富。建立健全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制度,重点评价其在带头致富、农技推广、建设美丽乡村、培育文明乡风中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和贡献。注重政治激励,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“两代表一委员”和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。在各类人才的助推下,今年全县引进推广种养殖新项目5个,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000余亩,带动乡村就业近200人,有效促进乡土人才资源优势转化成乡村发展新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