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以来,佳县各级党组织牢牢把握“统筹、突破、创新、落实”工作基调,聚焦主责主业,以党建引领“兴业农场”建设、乡村振兴为载体,以“五面红旗村”创建评选、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,采取“三三三”工作法,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过硬、全面提升。
“三抓”凝聚基层党建工作强大合力
抓实三个方案。结合年度基层党建任务清单,按照“抓两头带中间”思路,制定县镇村三级党建工作方案,明确工作目标、提出具体举措、限定完成时限,有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实。抓实三级责任。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,实行1名县级领导包抓、1名乡镇党委书记主抓、1名驻村干部帮抓、1名组工干部协抓的“四个一”工作机制,形成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,明确具体任务,建立责任、任务、问题“三张”清单。抓实三项制度。坚持结果导向,把“整乡推进、整县提升”行动纳入年度目标任务,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、组工干部划片包干督查指导、全年目标责任考核三项制度,扣紧责任链条、健全工作机制,推动“兴业农场”建设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等落实到位。
“三促”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走深走实
促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。巩固深化“星级创建、追赶超越”活动成果,持续开展“村霸”专项整治工作,全面完成村党支部、村委、监委、经济合作社规范化挂牌工作。探索推行“一选两聘三回引”,优化“一肩挑”工作质量,今年村“两委”换届后,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中本村致富能手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、大学毕业生、退役军人“四类人员”1438人,占比77.6%。促进党建引领“兴业农场”建设。围绕解决产业项目“小散弱”和带贫益贫效果不明显等问题,整合党建资源优势,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“三带三共”模式,即强村带弱村、富村带穷村、先进带后进、组织共建、资源共用、人才共享,破除村与村、村与社、村与企之间的组织壁垒,建立区域联合党委,推动“兴业农场”建设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促进“五面红旗村”评选有力有效。按照每获得一面“红旗”,村支部书记报酬标准每月上调500元,其他享受待遇的村干部每人每月上调300元;获得“红旗村”的支部书记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者,经组织考察可享受同级同类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,形成收入有保障、干好有希望、退后有所养的机制。连续两年共评选表彰51面红旗,受益村干部159人,有效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。
“三提”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常态长效
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,严格落实“四议两公开”“三务公开”,全面推行村级“小微权力”清单制度,深入实施“双培双带”工程,探索完善村干部待遇补贴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,激活支部战斗堡垒动能。提升干部履职能力。大力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行动,采取集中培训、现场教学、研讨教学等方式,不断提升干部政治定力和履职能力。今年开展各类培训12期,培训科级干部2300余人次、村干部852人次。提升群众满意程度。持续深化“驻村代办、驻村帮扶”工作机制,深入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以“实干亮相”行动为载体,认领办结村容村貌整治388件、基础设施维护213件、协调产业项目146件实事,真正让群众享受“零”距离服务,助力乡村振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