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发导航_共产党员网
返回联盟首页 | 共产党员网

欢迎访问榆林党建网!

当前位置: 远程教育 >> 先锋楷模 >> 正文
魏于章同志先进事迹材料
发表时间:2018-06-29 11:13点击量:11

微信截图_20180810145058.jpg

魏于章,男,汉族。1977年12月生,大专文化,中共党员,2010年7月入党,2011年11月担任定边县红柳沟镇沙场村支部书记,2016年被评为市级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,2017年被评为县级农村创业致富模范带头人。

一、立足实际谋发展,不辞辛劳敢带头

魏于章当选沙场村村党支部书记后,就下定决心要改变沙场村贫穷落后的面貌。他苦思冥想、走访调研,要充分利用天然的沙土地、充足的地下水资源优势,改变靠天吃饭的老路子,调整产业结构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经过充分准备,2013年冬,魏于章带领村民们开工了!由于短缺平整土地、沙地覆土、打深水井等工程的启动资金,他自己垫资雇佣铲车、拉土车,购买柴油……启动项目,同时号召全村每家每户义务出工;他还积极组织村民成立了监督小组,将102万元的项目预算降低到55万元,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工程的投资成本。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挨家逐户的给村民们做工作,经过不懈努力,沙场村民积极参与发展农业新兴产业——沙地现代农业发展,要将“不毛之地”变为脱贫致富法宝。

二、敢想敢干争项目,快马扬鞭忙致富

村支书魏于章通过考察调研,决定发展香瓜种植产业。带头拉土压沙、平整集体土地320亩,打机井6眼。2015年,争取镇党委、政府专项资金10万元,用于支持沙场村农业产业发展,最初全村有23户村民参与拱棚建设,其中贫困户13户。第一批建成拱棚69个,当年每棚纯收入就高达1.5万元,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,发展香瓜种植产业取得成功。2016年初,平整土地1000余亩,建成拱棚258座。全村精准识别的26户贫困户中有19户参与其中。贫困户通过金融信贷扶持,每户种植大棚最少的有4座,最多的有10座,年收入最高达到6万元,极大地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。在看到“摇钱棚”带来的可观收益后,非贫困户也“不甘落后”,纷纷跟进“挤”入脱贫致富路。

三、齐心合力拔穷根,产业扶持奔小康

在县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,沙场村实现了每户贫困户都有人包扶。初期,贫困户建起拱棚种植香瓜,通过政府引导、支部带动的外在动力向前推动,当贫困户掀起种植香瓜的浪潮时,非贫困户看到了背后巨大的经济效益,纷纷跟进种上“摇钱棚”。以前难以靠土地维持生计,外出打工谋生的村民返回家乡,着手干起“事业”来。目前全村有84户群众种植拱棚,沙场村拱棚总量从2015年的69座到目前的625座。贫困户带动非贫困户的产业致富模式由此形成。

四、真心实意为农村,惠民工程暖民心

魏于章还通过多方协调,积极争取,在村内拓宽沙粒石道路7.3公里,拓宽硬化乡村水泥道路5.2公里,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;拓宽沙场村“农业示范园区”内沙粒石道路7.5公里,有效保障园区发展;在沙场村的最高点新建自来水厂一座,铺设主管道5800米,入户管线6300米,解决全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;随着全村设施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,针对盛夏时节,农业生产用电短缺,群众“轮电”这一现状,升级改造高压线路3.6千米,低压线路2千米,更换125安变压器3台,新增100安变压器2台;拟升级改造高压线路9千米,低压线路11千米,新增100安变压器5台,为全村群众农业生产用电提供保障。基础设施条件的极大改善,为沙场村民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又注入了一剂“助推剂”。

在魏于章通知的带领下,身处“福”字中央的沙场村老百姓,基础条件改善了,致富信心提高了,真正找准了产业脱贫致富的窍门。岁月变迁,时光流转,魏于章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,一心为民,带领群众发家致富,是群众公认的好党员、好干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