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发导航_共产党员网
返回联盟首页 | 共产党员网

欢迎访问榆林党建网!

当前位置: 基层党建 >> 农村党建 >> 正文
坚持党建引领、人民主体、“三治融合”、共建共享原则
满堂川镇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
来源:榆林日报 作者:马蕊 发表时间:2020-03-16 09:06 点击量:2

       2020年,绥德县满堂川镇坚持以党建引领、人民主体、“三治融合”、共建共享为原则,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动力,以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,利用“说事堂”工作机制,深化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实行“源头化治理、多元化调解、一体化防控、动态化管理、亲情化服务”的“五化”模式,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。

源头化治理,矛盾化解于萌芽

       该镇将组织包村干部、村干部深入辖区16个行政村、48个自然村进行摸排调查,通过入户走访、与村委负责人及小组长座谈的方式,全面摸清辖区情况,认真分析存在问题,从根源入手,对症下药。

采取“一月一会、一事众议”原则,邀请当事人、村干部、调解员及群众代表等参加,集中解决发现的矛盾纠纷,力求将矛盾就地解决、化解在村,做到早发现、早化解、早处置。把矛盾解决在源头,实现“小事不出村”。

       多元化调解,三级联动共发力

       今年,满堂川镇建立义务调解员制度,村里发生的一些小纠纷、小矛盾首先利用村“说事室”,由志愿调解员进行调解。

       建立中心警务室。在三十里铺村、郭家沟村、寺坪中心村建立三个中心警务室,民警每周到警务室工作不少于2次,配备村内兼职辅警负责掌握当地治安动态、开展治安防范、宣传政策法律,并配合中心警务室开展工作,有效化解社会矛盾。

       “说事堂”说事。“说事堂”是以党委牵头,人大、政府领导班子为成员的说事组织机构。党代表、人大代表、群众代表、法官代表为说事团成员。建立规范的说事制度、说事流程、说事方式。

       建立说事相关台账、案卷、记录等,并对说事的结果进行研判,对当事人负责,经受得住历史的检验。实现群众遇事有人管有人议,群众遇事有说法有诉处,群众遇事有答复有结果。

       通过三级调解机制的运行,形成多部门联动化解格局,确保辖区“矛盾不上交”。

       一体化防控,联防联控全覆盖

       为进一步提升辖区技防能力,该镇筹集资金30万元在派出所原有监控的基础上加以升级改造,更换修复原有摄像头,在乡镇接壤处、各个交通要道新增监控、人脸抓拍摄像头。

       建立了情报研判室,做到村委会、中心警务室、派出所监控互联互通。打造郭家沟智慧安防景区。建立人脸抓拍系统,实现景区监控全覆盖,监控体系组成了一只保障群众安全的“天眼”,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稳定。

       同时,不断推进“天眼”工程向学校、幼儿园等重点部位延伸。组建“红马褂”志愿巡逻队,对区域内划分的20个网格做到了管控全覆盖,挤压违法犯罪空间,确保辖区“平安不出事”。

       动态化管理,综合服务提效率

       落实代办员制度,各村代办员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行上门代办服务,实现办事“不跑腿”。对代办不了的事项,代办员要讲清原因、给予指导,必要时为其预约。启用新建综合便民服务大厅,通过优化办理流程、整合政务资源、融合线上线下、借助新兴手段等方式提高综合服务管理能力,确保“办事不排队”、让群众“最多跑一次”。

       亲情化服务,文明实践注活力

       为民是初心,服务是使命。多渠道、零距离地与群众相处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方法,有的能在相处中了解,有的能在了解中解决。为此,满堂川镇利用理论宣讲、教育服务、文化服务、科技与科普服务、法律法规服务、健身体育服务六大平台,成立30个志愿服务支队和8个志愿服务特色分队及若干小分队,服务于家家户户。

       有代办事的志愿服务队,有治理生态环境的志愿服务队,有利用党员“5+5”学习模式帮助学习的志愿服务队,有义务为群众理发的志愿服务队等。针对村内留守老人、家庭困难户,启动“敲门式”服务,志愿者逐户上门询问需求。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“亲情化服务”,打通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关心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确保“服务不缺位”。